(通讯员 史可)2025年3月29日,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曙光星城社区A区,开展“绿色家园·共建行动”主题环保实践。活动设立“生态银行”推动绿色回收,“技术诊所”提供义务维修,累计回收废旧电池300余节,修复小家电10余台。光电学子用实际行动传递绿色理念,让环保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在“双向奔赴”中构建起校社共建、协同发展的绿色新生态。
志愿团队合影
回收的部分电池展示
生态银行上线绿色兑换热情高涨
在曙光星城社区A区幸福食堂广场东侧,由废旧课桌改造的“生态银行”格外醒目,前来晨练的居民们早早排起长队。“5节干电池可以换一盆多肉植物,10节还能参与幸运抽奖。”电信24302班学生刘园春一边耐心讲解兑换规则,一边协助居民完成电池投放与登记。
社区居民围观活动现场
志愿者讲解活动流程
“家里积攒了两年的电池,终于找到了‘绿色归宿’。”居民张阿姨捧着刚刚兑换到的蓝石莲,脸上洋溢着笑容。据统计,活动共回收327节废旧电池,预计可有效减少2.6立方米土壤污染风险,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也促进了社区资源的绿色循环利用。
参与活动的张阿姨进行抽奖
活动积分兑换奖品
技术诊所开张志愿维修温暖人心
在广场西侧,由无线电协会6名学生组成的“技术诊所”也在有序开展服务。居民们陆续送来烧水壶、电风扇、收音机等“小毛病”家电,期待这些“沉睡设备”重新焕发活力。
“这台烧水壶的主板电容老化,更换一下就能正常使用。”电信23302班学生王玉才一边认真维修,一边向居民普及家电保养常识。维修小组还提供电路检测、设备除尘等延伸服务,确保修复后的设备能够长期安全运行。
维修图片
维修图片
“学生伢们手艺真不错!我这台老收音机又能听戏了。”65岁的独居老人刘爷爷轻抚刚刚修复完毕的收音机,悠扬的戏曲声再次在晨光中飘扬。
校社联动共建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从生态回收到义务维修,从技术输出到科普宣讲,青年大学生用所学所能服务社区,用一场场有温度的行动,把绿色理念送入千家万户。居民窗台上悄然绽放的蓝石莲,不仅是绿色环保的见证,更是校社共建的温暖回响。
此次“绿色家园·共建行动”,是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探索“技术赋能+生态守护”路径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高校青年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助力美好环境建设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持续拓展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平台,让更多青年力量在服务社会中成长、在绿色实践中担当。
(审核 任超)